本文作者:ptiyny

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 變壓器繞線工是做什么的

ptiyny 2024-07-04 2040
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 變壓器繞線工是做什么的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變壓器學徒好做嗎?變壓器繞...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 變壓器繞線工是做什么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1. 變壓器學徒好做嗎?
  2. 變壓器繞線時?
  3. 220V交流1:1隔離變壓器繞線匝數不正確會有什么后果?

變壓器學徒好做嗎?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肯下功夫就可以輕松自如。

1做學徒,無論是什么職業(yè)的學徒,首先就要能吃苦耐勞,沒有這一點的話,哪個做師傅都不會喜歡的。變壓器廠的學徒,要看你是做什么的,有繞線、裝配、澆注等崗位,個人認為,繞線前途大些,畢竟是技術活,而且對員工的素質也要求相對較高。裝配也是個技術活,但相比繞線沒那么細致。

變壓器繞線時?

匝間短路產生的原因:

1:漆包線質量差,特別是細導線,導線標準中允許有針孔點,繞線時容易產生短路。

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 變壓器繞線工是做什么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繞線時漆包線損傷,如漆膜受損、被刮,打結等。

3:焊點墊紙被壓破或焊點移位。

4:引出線或焊點有毛刺,壓破絕緣層。

5:使用銅屏蔽時,層間絕緣未墊好,使用屏蔽層首尾相碰。

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 變壓器繞線工是做什么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6:浸漆時絕緣漆選用不當,其溶劑對漆包線有腐蝕或絕緣漆收縮應力大,干燥時線圈收縮,引起短路。 匝間短路的檢測: 1:變壓器應進行老化感應試驗,其頻率最好選用400Hz. 2:***用脈沖比較法檢測。用高壓方波施加于變壓器繞組兩端,比較兩個線圈的衰減。 3:測量變壓器的空載損耗。當鐵芯損耗合格,而空載損耗增大時說明線圈有短路現(xiàn)象。

220V交流1:1隔離變壓器繞線匝數不正確會有什么后果?

220V交流1:1隔離變壓器繞線匝數不正確會有什么后果?

答:220V的隔離變壓器繞組線圈匝數不正確,會導致輸出側電壓升高或降低,偏離正常工作電壓范圍不能夠使用。下圖1為一個典型的小功率隔離變壓器的實物圖。

隔離變壓器分為安全隔離和一般隔離變壓器兩種。

安全隔離變壓器是指為完全特低電壓電路提供電源的隔離,它適用于定向所使用的安全低壓電器設備(如玩具、電鈴、手持式電動工具等)。

一般的隔離變壓器是指一次側繞組與二次側繞組在電氣上彼此可靠隔離的變壓器,用于避免偶然同時接觸帶電體(其中包括因絕緣損壞而可能帶電的金屬結構部件)和地帶來的危險,保護人生安全。下圖2為隔離變壓器的原理圖。

220V隔離變壓器雖然說是按照1:1(指它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都是為220V),但是它的繞制匝數并不是按照1:1的比例來繞制的(即如上圖2所示L1、L2),這里涉及到電磁感應的效率問題。

至于復雜的計算公式這里就不說了。我們只要其結果,一般在繞制時需要首先計算出每伏需要繞的匝數(即:安匝比V/T,用ω0表示),一次側(初級)用輸入電壓乘以ω0,二次側用輸出電壓乘以ω0后還要乘以一個效率系數1.05才是真正的1:1的隔離變壓器。這里舉例說明吧;***如變壓器的安匝比為1v/5匝,那么輸入側(L1)為220V則用220×5=1100匝,那么二次側的電壓也是220V,安匝比也是1V/5匝,計算出的的總匝數也是1100匝,此時必須將這個總匝數再乘以效率系數1.05才是二次側的實際匝數,即1100×1.05=1155匝,簡單地說,二次側的總匝數(L2)需要比輸入側多55匝才能夠將隔離變壓器的電壓對等的轉換到二次側輸出。

綜合上述,提問者在自制隔離變壓器時如果將一次側線圈繞組繞多了,則二次側的電壓會降低很多;如果將二次側的繞組線圈的匝數繞多了,則輸出電壓會升高很多,而無法使用。這里可以用萬用表測量其隔離變壓器的輸出電壓究竟是高多少,再重新將二次側的匝數折掉一些。具體折掉多少,有一個簡單方法;即另外用漆包線繞在變壓器上,看1伏電壓需要繞幾圈,即為這個變壓器的安匝比,知道了這個就可以將繞多的匝數用高或低的電壓去增加或減少匝數即可。

關于小型變壓器的計算,本人在頭條上曾經多次寫過文章(2018.4.3日“怎樣自己DIY一個變壓器”就比較詳細的介紹它的簡單適用的計算方法)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提問者和頭條上有類似需要的閱讀者們參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變壓器繞線工有危害嗎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